3月的中国楼市真没有几个人看得懂。媒体对此用得最多的词是“逆市提价”,比较典型的城市是北京、上海和深圳。比如,北京多个在售楼盘3月份悄然提价,多数楼盘提价的幅度超过10%,而且,成交量似乎也在回升,3月1日至15日,商品房期房成交5232套,比2月上半月的2025套翻了一倍,接近2月份整月5800余套的数量。
对这种量价齐升的表现,房地产业界的看法基本分为“左中右”三派:乐观者认为房地产调整周期已经结束,价格触底,量价将重回升势;不乐观者认为,由3月份的“小阳春”并不能断定房地产告别调整周期,很多房地产企业仍有“猝死”的可能;比较中立的看法认为,房地产的走势很难判断,还需观望。
相对于业界的分歧,民众的看法似乎比较一致。高达三成的民众认为,所谓楼市的“小阳春”根本不能证明房地产价格已调整到位,房价下跌的态势并不会因此而改变。更有媒体指出,所谓“小阳春”不过又是开发商商自导自演的闹剧。
一直以来,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有关信息均由开发商垄断,有鉴于此,对3月份的楼市,的确有仔细分析之必要。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至今,连一个全国通用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价格指数都没有。比如,国家发改委统计的是36个大中城市的价格指数,而房地产企业协会用的是中房指数,各地又有自己的价格指数,一些房地产经纪机构更是各取所需,自编指数。如此种种,造成了信息混乱和价格乱象。面对“指数”失真的乱象,判断3月份楼市“真涨”还是“假涨”都不易,遑论由此判定楼市底部已现,开始反弹回暖了。
鉴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“重要支柱”地位,我们当然希望楼市早日走出萧条,以稳定经济,但这必须以尊重价值规律和产业周期为前提,而不能通过提价造成楼盘好卖的假象,人为制造虚假繁荣。
判断房地产触底回暖,不应仅仅依据“价”、“量”的短期回升,更应分析回升的原因和是否具有持久性。我们发现,北京楼盘近期提价的多数是超低价格销售的项目,这些楼盘为了在短期内取得销售业绩,以低于区域均价30%的价格开盘,而在3月份销售略有好转的情况下,又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了一定幅度的提价。显然,这种涨价本身具有很大的欺骗性。
当然,开发商也可以反驳,因为数据欠缺(其实数据因为控制在开发商手里很难完全获得),以上分析的确不能从根本上否定楼市已触底回暖之论。但我们可以从目前的经济形势、产业周期和房地产政策判断楼市的未来走势,这些信息并非开发商可以控制。